卡拉什尼科夫MR1半自动狩猎卡宾枪开始进入俄罗斯民用市场限量销售中鼎策略,有两种版本可供选择。
卡拉什尼科夫MR1有两种版本,口径分别为7.62×54mm和7.62×51mm。
最初,卡拉什尼科夫集团计划在2025年底开始批量生产这种SVCh半自动狙击步枪的民用型号,所以说MR1此时公开发售堪称奇迹。作为俄罗斯军队下一代狙击步枪,目前伊热夫斯克武器生产厂仅为俄罗斯国防部生产SVCh,所有步枪都直接交付给在乌克兰前线作战的俄军部队。
在俄乌前线,一名俄军士兵手持SVCh半自动狙击步枪,枪管长度620mm。
有人或许还记得,在疫情前少数MR1早期型曾经进入民用市场,但当时并非自由销售。坦率地说,这些早期型并非在射击爱好者之间流通,而是在收藏家之间流通。
现在俄军装备的SVCh步枪与那些只是作为装饰品的MR1仿制品并无根本区别,但是设计细节经过了改进,达到了大批量生产军用武器的水平。SVCh半自动狙击步枪已经顺利通过了国家测试,目前在圣彼得堡“巴尔斯”枪械商店出售的MR1步枪与俄军装备的SVCh半自动狙击步枪几乎没有区别。
MR1半自动狩猎卡宾枪,带折叠枪托。口径7.62×54mm,枪管长530mm。
更准确地说中鼎策略,除了铭文、标记和配置之外,MR1与口径7.62×54mm、枪管长度530mm的SVCh半自动狙击步枪没有任何区别。MR1民用版不提供光学瞄准镜和机械瞄准具。
MR1 01半自动狩猎卡宾枪,口径7.62×51mm,枪管长410mm。
MR1 01口径为7.62×51mm(.308温彻斯特),枪管长度缩短至410mm,配备聚合物弹匣,弹匣两侧有透明观察窗。需要说明的是,MR 01枪托不可折叠,以符合俄罗斯联邦《武器法》关于枪械最小长度的要求。
目前上市的MR1狩猎卡宾枪并非在卡拉什尼科夫集团主要生产基地的生产线上组装,而是在该集团的设计与技术中心组装。有必要再强调一遍,它们并非批量生产。每种版本的MR1半自动狩猎卡宾枪数量有限,不能说价格不菲,只能说简直是天价。在巴尔斯,MR1的售价为39.3万卢布,约合人民币3.6万元,MR101售价为43.5万卢布,约合人民币4万元。
7.62×51mm的MR1 01使用原厂聚酰胺弹匣,两侧有透明观察窗,而7.62×54mm的MR1使用SVD钢弹匣。
现在这个价格与未来批量生产的MR1零售价无关,而是采用了KTC产品的特殊定价模式,即所谓的“个性化定制”。这样的天价专为那些最急躁的潜在买家量身定制,他们显然不会在乎多花一点钱在自己的爱好上。
MR1/SVCh扳机组件通过两个横向销钉固定在机匣上。
现在这些天价的MR1与之前流入民用市场的MR1早期型截然不同。那些MR1早期型数量稀少,旨在销售给特殊人群——武器收藏家,且没有任何质量保证,现在这些MR1尽管价格高昂中鼎策略,性能参数与军用SVCh相同,只要愿意付钱就可以得到。
安装标配消音器时,需要将MR1导气箍调节到“0”档。
这关系到所有零部件的质量、组装的完整性以及弹道性能,后者需要进一步说明。
首先,SVCh半自动狙击步枪并非特等射手使用的高精度武器。它是一种俄军现役的战斗武器,弹药质量由俄罗斯国防部决定,而不是由狙击手选择。
不同状态的MR1机匣。
SVCh在军队编制中的定位及其典型作战目标同样由俄罗斯国防部确定,他们需要的并非是靶纸上三四个弹孔的惊艳表现,而是需要保证10发弹药连续射击时,具有稳定的密集度。此外,SVD/SVCh的射击精度是根据三组10发弹药的平均散布确定的。相信许多拥有民用半自动步枪的用户,极少有人真正完成过三组10发的射击精度测试。
至于典型的民间测试步枪射击精度的方法——一组三四发弹药,距离100米——SVCh/MR1步枪的散布圆直径为50mm,相当于1.7 MOA。
MR1/SVCh导气孔、活塞、活塞杆和弹簧,活塞安装时不必考虑正反。
MR1 01的射击精度稍显复杂,这是因为7.62×51mm弹药种类更多(还包括自行装填的高精度弹药)而导致的。在发射俄罗斯制造的7.62×51mm弹药时,100米精度同样可以达到1.7 MOA。如果使用更昂贵、精度更高的弹药,射击精度会有更好的表现。
枪托折叠时,MR1/SVCh无法操作拉机柄。
未来的量产型MR1步枪会与现在的MR1存在细微差别。例如,本文插图中展示的是老式导气箍,而俄军装备的SVCh已经配备了改进型导气箍,而这种改进型导气箍也将安装到量产型MR1步枪上。
MR1半自动狩猎卡宾枪的枪机、枪机框和复进簧组件。
可以说,这款步枪的设计相当简单明了,根本不需要用户说明书。当然,通过两枚销钉将扳机组件与机匣固定在一起的方式,对于俄罗斯枪械来说显得有些不寻常。就个人而言,左侧的随动拉机柄和没有档位调节功能的贴腮板,都是值得商榷的设计。
MR1不完全分解状态,所有零部件都简单明了。
作为一款新型半自动狙击步枪,SVCh刚刚开始装备,很多细节还需要进行检验和调整。设计团队还需要听取用户的反馈意见,甚至还要亲自操作,研究这些意见是否需要对现有设计进行改进。
久联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